保育员考试

问答题4~5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4~5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班幼儿一般指年龄在3-4岁的幼儿。这个年龄的幼儿在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等方面均有此阶段独有的年龄特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解析:
【要点】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主要有:(1)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幼儿的各种认知过程已经齐全;(2)思维的发生使幼儿其他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3)思维的发生使幼儿的情绪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4)思维的发展标志着幼儿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出现。

第3题:

8 幼儿发展特点有()

A.身体发展特点

B.智力发展特点

C.心理发展特点

D.学习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AC

 

第4题:

试述4—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


正确答案: 4岁儿童的心理特征:
这是一个出轨的,不守规矩的年龄,对付4岁的孩子,以紧守原则为好
5岁儿童的心理特征:
这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年龄,很友爱,喜欢留在家中,母亲是世界的中心,乐意帮助母亲。
6岁儿童的心理特征:
过了平静的5岁,儿童在6岁时由于感情异常强烈,情感的高潮常常在相反的极端中摇摆,一会儿在爱,一会儿在恨,母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的中心是自己,6岁猛烈地向外或向内发展、喜欢尝试新的事物,为因自己要求过于强烈而难于适应他人,倘若遇到如意的事能小孩生气蓬勃、精力充沛、够顺利合作,但稍不称心,则大哭大闹。
教育方法:
一、有意性行为开始
二、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发展
三、规则意识萌芽,是非观念较模糊
四、在活动中学会交往
五、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
六、活泼好动、积极动用感官
七、思维具体形象,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
八、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九、能独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十、游戏中表征水平提高
十一、具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力
十二、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表达与创造

第5题:

简述幼儿初期(3~4岁)的心理特点。


答案:
解析:
(1)最初步的生活自理,生活目标扩大; (2)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3)爱模仿;
(4)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第6题:

简述大班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答案:
解析:
大班幼儿观察力和理解力迅速发展,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游戏水平更高。他们做事的独立性和坚持性较强,言语、行动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1)语言能力增强。大班幼儿已经掌握了本民族的全部基本语言,对词义的理解加深,能连贯地讲故事。其语言的特点表现为:能够像成人一样交谈,语言具有逻辑性,能够有表情地朗读和讲故事;开始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表达自己的想法。大班幼儿的思维仍然具有直觉思维的特征,但明显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开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2)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逐步增强,开始有意识地自觉调控自己的心理活动。大班幼儿情绪体验日益丰富,高级道德情感明显发展,情感体验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

第7题:

1.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2.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3.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

  4.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5.论述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6.为什么说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


答案:
解析:
  1.【答案要点】家庭教育的特点有:

  (1)家庭教育的率先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2)家庭交往的密切性。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儿童均要受到亲密情感的影响。

  (3)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在不同家庭的生活环境、交往关系、生活方式中,儿童可随之获得不同的教育信息和生活经验,儿童在家庭中学习行为规范、知识经验、生活技能等。

  (4)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样性,而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则主要通过情感的和经济的纽带去实现。家庭中向子女传递教育要求、教育信息时,多以家庭情感为载体,饱含亲切感和信任感。

  (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家长既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子女的终身教师。家长要负责子女的哺乳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人期以及成人后期的教育。

  (6)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聚合性的,增加了父母对孩子了解的深刻性,这能够让家长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子女的特点进行教育。

  2.【答案要点】(1)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2)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依赖性大;(7)个别差异性显著。

  3.【答案要点】幼儿园课程评价总的原则应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及课程决策人员改进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精神。具体表现在:(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2)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4.【答案要点】(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3)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5.【答案要点】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想象与幼儿的认知活动。想象虽然是比感知和记忆更复杂的认识活动,但想象离不开感知和记忆等其他认知活动。第一,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想象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而表象是儿童曾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第二,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想象依靠记忆,想象依靠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如果没有记忆,具体形象也不能保留下来形成表象,说明想象离不开感知和记忆。想象的发展,有利于记忆活动顺序进行,想象越丰富,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儿童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加工,越有利于保持和回忆。第三,幼儿的想象把记忆和思维联系起来。记忆是感知的复现,想象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幼儿期的想象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但不同于创造性思维。

  (2)想象与幼儿的情绪活动。第一,想象能引发情绪活动。孩子的情绪情感活动常常是由想象而引发的。第二,情绪影响想象。幼儿的想象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改变想象的方向;幼儿常常满足于想象的过程,游戏中的想象,更多表现了幼儿情绪和愿望。

  (3)想象与幼儿的游戏活动紧密结合。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即便学习,也往往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想象在游戏中的重要地位突出表现在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如果没有想象,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游戏正是幼儿不断靠想象变换着物体的功能,才得以顺利进行。

  (4)想象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密不可分。想象是幼儿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掌握新知识。听故事时,想象随故事情节而展开。想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6.【答案要点】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2)全面发展是针对片面发展而言的,偏重任何一个方面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地、平均地发展,也不意味着个体的各个发展侧面可以各自孤立地发展。因此,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教育在保证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同时,应注重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和谐与协调。

  (3)体、智、德、美诸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之中,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体、智、德、美四育融汇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教育力量,落实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之中。只有正确认识四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第8题:

蒙特梭利博士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指出,3-5岁是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关键期,5岁是幼儿由生理性需要向社会性需要发展的关键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幼儿各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及家教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一岁左右幼儿的发展特点及家教特点:发展特点:语言开始萌芽;学习独立行走;手眼协调能力有所发展;有多种情感表现。家教特点:培养语言能力;培养运动能力;培养认知能力;关注安全问题。
②、2—3岁幼儿发展特点及家教特点:发展特点:语言得到发展;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得到发展;情绪情感的体验突出了社会性的发展。家教特点: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要培养儿童优良的个性;正确对待儿童的逆反期。
③、5—6岁儿童入学时的发展特点及家教特点。发展特点:语言能力得到更大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初步形成。家教特点:组织和指导儿童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提供条件多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儿童求知探索精神;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第10题:

简述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4岁)。


正确答案: 1、爱玩、会玩;
2、思维具体形象